公司动态

伊万留任东亚杯落空!足协解约凸显 “久尔杰维奇模式” 难复制

2025-06-18 1

一、伊万留任意愿与足协决策的冲突

在 6 月 10 日世预赛 18 强赛收官战 1-0 击败巴林后,71 岁的伊万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:“接下来会安排友谊赛,一个月后还有东亚杯。” 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他希望继续执教的信号。然而,仅仅三天后,中国足协便通过《北青体育》官宣单方面终止与伊万的合同,理由是 “未达成世预赛晋级目标”。

DB真人旗舰

伊万的执教成绩成为解约关键:14 场正式比赛 4 胜 2 平 8 负,胜率仅 28.57%,尤其是客场 0-1 负于印尼(中国男足职业化 68 年来首次输给印尼)、主场 0-7 惨败日本等关键战役引发舆论危机。尽管他在赛后强调 “球队在正确道路上”,但足协最终选择严格履行合同条款,终止合作。

二、久尔杰维奇模式的特殊性

相比之下,同样未能完成阶段性目标的久尔杰维奇却获得续约。这位塞尔维亚教头在率领 U20 国青队闯入 U20 亚洲杯 8 强但无缘世青赛后,仍被足协留任并负责 U18 国青队海选。其留任的核心原因在于:

  1. 战略价值:久尔杰维奇的合同聚焦青少年梯队建设(如冲击 2028 年奥运会),而非短期成绩。他主导的 “高压逼抢” 战术和年轻化改革被视为中国足球长期发展的关键。
  2. 过程认可:尽管 U20 国青未能晋级世青赛,但球队在亚洲杯上展现的战术纪律性和年轻球员成长获得足协认可。例如,王钰栋、刘诚宇等新星的崛起被视为久尔杰维奇执教的成果。
  3. 合同设计:久尔杰维奇的 4 年合同包含弹性条款,允许足协根据青训成果而非单一赛事成绩评估其工作。

三、伊万与久尔杰维奇的本质差异

  1. 目标定位:伊万的合同以世预赛晋级为刚性指标,而久尔杰维奇的合同侧重青少年培养的长期目标。这导致两人在成绩未达预期时面临不同处理方式。
  2. 战术适配性:伊万坚持的 442 菱形中场被批评与中国球员特点不匹配,导致攻防失衡(世预赛场均失球 1.75 个);久尔杰维奇的 “高压逼抢” 虽在 U20 亚洲杯中暴露体能短板,但被认为更符合现代足球趋势。
  3. 舆论压力:伊万执教期间多次出现争议场面(如对阵印尼第 80 分钟才换人),而久尔杰维奇因专注青训较少引发公众关注。

四、东亚杯开启新周期

随着伊万离境,国足将以 “新帅 + 全华班教练组” 出征 7 月 7 日揭幕的东亚杯。根据赛程,中国队将先后对阵韩国、日本和中国香港,这既是新帅考察球员的机会,也是足协探索本土化教练体系的试验场。值得关注的是,伊万离任后已收到伊朗、沙特等 5 国邀约,其中沙特利雅得新月开出比国足时期高 40% 的年薪,凸显其国际市场价值。

伊万留任东亚杯落空!足协解约凸显 “久尔杰维奇模式” 难复制

结语

伊万的 “留任梦碎” 与久尔杰维奇的 “续约特例”,折射出中国足球在短期成绩与长期战略间的艰难平衡。对于足协而言,如何在未来教练选聘中避免 “唯成绩论”,同时建立科学的青训评估体系,将是决定中国足球发展方向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