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动态

声画共鸣:王凯带你沉浸式体验中国超高清视界

2025-06-18 1

当王凯充满磁性的声音响起,那些曾被镜头捕捉的山河壮丽、城市脉搏与科技跃迁,便在 4K/8K 超高清画质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。这位凭借《超级装备》《航拍中国》等纪录片配音广受赞誉的演员,正以声音为纽带,串联起中国超高清产业从技术突破到全民普及的十年征程。

一、超高清:重新定义视听的 “中国标准”

在全球视听技术迭代的浪潮中,中国正以超高清为支点撬动产业变革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 2025 年确定为 “超高清发展年”,推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 9 省市卫视超高清主频道陆续开播,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已于 4 月 22 日正式覆盖全国 31 个省(区、市)有线电视和 IPTV 用户。这不仅是分辨率的提升 —— 从 4K 的 830 万像素到 8K 的 3300 万像素,更意味着高帧率、高动态范围、宽色域等技术特性的综合突破,让画面中树叶的脉络、建筑的肌理都纤毫毕现。

产业规模的扩张印证着这一趋势:2024 年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突破 4 万亿元,预计 2025 年将达 7 万亿元,2030 年剑指 10 万亿元。从广电机构到网络平台,芒果 TV、爱奇艺等头部平台新增超高清节目占比已超 40%,手机端、电视端均开设专属专区,5 亿用户正通过超高清终端感受 “纤毫毕现” 的视觉革命。

声画共鸣:王凯带你沉浸式体验中国超高清视界

二、王凯的声音:超高清时代的叙事密码

王凯的配音作品恰好印证了超高清技术与内容创作的深度融合。在《超级装备》第二季中,他以沉稳而富有张力的声线,将深海探测器、高铁制造等国之重器的精密细节娓娓道来,配合 8K 镜头对机械构造的极致呈现,让观众在 “听” 与 “看” 的双重震撼中触摸科技温度。而在《航拍中国》里,他的解说与无人机航拍的上帝视角形成共振 —— 从雅鲁藏布江的磅礴到上海陆家嘴的璀璨,声音成为连接地理奇观与人文精神的桥梁。

这种声画协同的创作逻辑,正是超高清时代内容创新的典型范式。正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常健所言,超高清技术正在重塑视听内容的创作逻辑,而王凯等专业配音演员的参与,让技术突破与艺术表达实现了 “双向赋能”。

三、超高清赋能:从屏幕到生活的全场景渗透

超高清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传统影视领域,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 “数字基建”:

  • 文化传承:故宫博物院通过 8K+AI 技术修复《千里江山图》,让千年青绿山水在数字空间重焕生机;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细节经超高清采集后,全球观众可通过 VR 设备 “走进” 洞窟近距离观赏。
  • 工业革新:8K+AI 质检系统在汽车制造、电子芯片等领域广泛应用,视觉精度达 0.1mm,替代 30% 人工检测岗位,同时降低误检率。
  • 民生服务:北京协和医院建成 100 家 8K+AI 数字化手术室,医生可通过超高清画面实时观察手术细节,远程指导基层医院开展复杂手术。
  • 娱乐体验:湖南台《歌手 2025》采用 4K 超高清直播技术,35 台顶级摄像机构建全景影像矩阵,配合虚拟坐席与 AI 情绪识别系统,让观众在家即可感受 “身临其境” 的现场氛围。

四、未来图景:从 “看得清” 到 “看得深”

随着 5G、AI 与超高清技术的深度融合,一个更具沉浸感的视听未来正在加速到来。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研发的 “全景数字跑道” 系统,已应用于机场监测飞机起降姿态;搭载 8K 摄像头的森林防火无人机,可通过 5G 实时回传画面,精准识别林区隐患。而在消费端,超高清机顶盒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,预计年内将新增 1800 万台设备,超高清终端总规模达 3 亿台,占比超 80%。

DB真人旗舰

当王凯的声音继续在超高清纪录片中流淌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,更是一个国家通过科技与文化融合讲述中国故事的决心。从《超级装备》的硬核科技到《航拍中国》的诗意表达,超高清正在重新定义 “中国视界”,而王凯的讲述,正是这场变革中最动人的注脚。